本報記者 謝建曉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
6月6日早上7時剛過,張心玲和同事黃麗華、陳一品、王雙成“組隊”來到滑縣萬古鎮(zhèn)杜莊村。
村南的大田里,金色麥浪翻滾。“老師們給看看現(xiàn)在收中不中?”滑縣煥永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杜煥永問。揪一穗麥穗放在手心,輕輕一搓,張心玲撥拉著麥粒說:“我看沒問題,你的麥子前期管理得當,耐性好,又屬于晚熟品種,盡管灌漿后期淋了雨,也不礙事,能收就趕緊收吧!”
今年55歲的張心玲,是滑縣農業(yè)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,從事農技推廣工作30余年。從2005年起,滑縣推行農業(yè)科技入戶,40多名技術員走進田間地頭,手把手為農戶做技術示范和指導,被農民們親切地稱為“田保姆”。
“從5月下旬開始,天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氣預報,然后到地里去看看……”張心玲說,前段時間連續(xù)陰雨,大伙兒的眉頭就沒有舒展過。
她告訴記者,那幾天不斷有農戶給她打電話,詢問“受潮的麥子咋辦?烘干還是晾曬?”“啥時候收麥合適?”
當時滑縣小麥處于灌漿后期,張心玲只能一遍遍叮囑農戶,只要天氣放晴,收割機能進地,就立即搶收,應收盡收。
從上周末開始,天氣轉好,她和幾位同事第一時間下到地頭,查看小麥情況??吹經]有發(fā)生大面積倒伏和出芽情況,大家松了口氣。他們通知農戶:“6月4日開始能收盡收……”
滑縣麥子屬于晚熟品種,收獲期前遇到連續(xù)陰雨天,對總體產量和小麥品質影響不大。張心玲說,前期管理很重要,種小麥就好比養(yǎng)孩子,平時精心照顧,身體素質好,抵抗力就強。
作為產糧大縣,滑縣181.2萬畝小麥陸續(xù)進入成熟期,目前已進入收獲高峰期,6月10日前可基本完成收獲。全縣已投入收割機5000余臺,確保成熟一塊收割一塊,搶收搶種。
上午9時左右,杜莊村南的大田里熱鬧起來,4臺聯(lián)合收割機齊上陣,不多時,黃澄澄的麥粒從卸糧口噴涌而出,傾倒在拖拉機車斗里。煥永合作社承包的2000畝地準備3天內收割完畢。村民杜九菊家的地也打算當天開收。“趁著天氣晴好搶收、晾曬,不會影響產量。”杜九菊說,小麥長勢很好,多虧了農技老師們的全程指導。
“杜莊村的麥子沒啥問題了!”張心玲露出笑容,喊上同事們一起去看周邊其他地塊。